马院学子秉承“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院训,勇做创新者、挑战者、追梦者,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赛道和红色专项赛道中双双斩获国家特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主赛道特等奖
“劳动开创未来”团队:
矢志执汗俯身,终将开天辟地
反思劳动教育,厚植劳动情怀
构建创新体系,弘扬劳动精神
参赛作品:《“劳动开创未来”: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与路径优化研究——基于全国105所高校的实证调查》
团队成员:吴淇、俞静瑶、任怡之、郑不凡、林昱辰、詹婷雅、李响、陈心雨
指导老师:张晶、冯昊青、章艳涛
项目简介: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劳动开创未来”团队基于对劳动教育应然价值的哲学反思,通过对全国东中西部30个省(市、自治区)105所高校开展实证调查,提出构建“一五四三”劳动教育创新体系,打造“具身化”劳动教育新模式,以切实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发挥劳动教育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方面的重要育人价值。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
基于对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的现实问题的思考与研讨,团队成员萌生了以此为主题进行研究的想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国家政策的高位引领映射出新时代劳动教育亟待转型调适与创新发展的现实境遇,这更加坚定了他们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项目研究的决心。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法的萌生与主题的确定只是团队迈出的第一步。团队成员在陈词答辩、文本撰写、数据分析、ppt制作方面各有所长,并且其中大部分成员都有学科竞赛经验,这为团队注入了强劲的战斗力与创造力。一致的目标是整个团队的压舱石和定盘星,有了为之奋斗的既定目标,相当于项目进行过程当中的关键助推器,在必要的时候加以强化,可以充分调动团队的积极性。此外,合理的团队协作让讨论和解决问题更加有凝聚力、更加高效。在确立方向后,每位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分工协作,深入考察各个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对上百万条数据进行分析与探究,在不计其数的反复打磨、交流与答辩中不断开拓思路、苦心钻研,尝试为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优化提供新思路。
心怀绝顶之志,无惧畏途巉岩
科研竞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机遇与挑战并存。项目最终的成功离不开每位成员造炬成阳的奋斗,离不开矢志不渝的努力。在冲刺阶段,团队成员清晨就在老师带领下在群里打卡加油,6:30左右就在16幢前面的大草坪晨练,八名队员两两配对组合训练答辩问题。有时甚至讨论到凌晨三点,大家才从16幢离开,门卫大伯每次要关楼门前巡视到灯火通明的备赛“阵地”,时常会心地说“这些孩子真是刻苦!”正因如此,团队成员们称自己为“两头乌团队”队员,最紧张的时候甚至一天只睡3-4个小时。负责人吴淇带病仍然坚持研讨,她的电脑包里总是带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两份做满标记、边角磨损的重要文件;任怡之在因次密接被隔离前,整理必备物品的时候也不忘带上关于答辩问题的厚厚一沓资料;俞静瑶急性肠胃炎发作,挂完盐水后即刻投入冲刺状态,继续参与后续的模拟答辩;团队PPT“小公举”陈心雨牵头负责前后修改了近60个版本,在密集的指导反馈意见后紧跟节奏,及时更新与完善PPT的每个细节;郑不凡、林昱辰、詹婷雅、李响四位同学全程潜心钻研、任劳任怨,高质量、精细化完成各项任务,并与答辩组紧密配合,完成一次又一次模拟答辩训练。她们还负责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借还模拟场地、选购答辩服装、定制团队徽章……她们全心全意、细致入微,她们总能严谨认真、保质保量完成好每项任务。
每次倒计时冲刺阶段,答辩选手们每天抽出4—5小时研读文献、整理问题、练习站姿,有时甚至会分不清白天黑夜,直到半夜自己竟然浑然不觉。而其他小伙伴也一直作为超级智囊团伴随左右,大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群策群力,一起攻坚克难。为适应不同场景,她们也会更改训练场地,例如选在初阳湖开展训练。最令成员印象深刻的是在备战期间,三人答辩小组会随时接到张晶老师的随机提问电话。每当她想到一个值得挖掘的答辩问题,就会打电话过来随机提问,答辩小组的成员们在电话那边直接作答。这种“突击抽查”极大地锻炼了答辩小组成员们的快速应答能力,激发了队员们的备赛积极性。项目历时22个月之久,为循序渐进深入研究,不断提升文本质量,指导老师全程“沉浸式”指导,团队在春节假期无休,毅然坚持“每周一模”,最终项目文本、陈述稿修改近百稿,团队成员共计做了10万余字的读书笔记,备赛期间累计模拟答辩问题300余次,整理了14.7万余字的问题资料库。
受到疫情的影响,赛事不断推迟,战线越拉越长,这给团队备赛带来严峻考验。团队先后发起三轮倒计时冲刺,在冲刺阶段每周都进行3次以上模拟。高强度的训练与模拟对每一位成员的体力和精力都提出了极限挑战。但为了共同的梦想,没有一位成员叫苦叫累,更从未轻言放弃。为改变团队紧绷状态、活跃整体气氛,团队会通过节假日组织团建活动等方式来舒缓心情。正是团队日复一日的厚重积累、披星戴月的顽强拼搏,才能通往最终的成功。无论是在模拟答辩还是打磨文本过程中,指导老师都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与老师的朝夕相处之中,不仅让他们在做学问方面有所精进,更使他们在做人做事方面有所磨砺。一方面老师们思想境界更为开阔,以自身学术积淀提供给整个团队有利支持,另一方面他们更是思想上的“引路人”,是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给予做学问、做事、做人上的教诲。
在团队成员看来,做学术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其本身是一个是不断自我挑战、自我塑造、自我突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潜心学术的科研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创新开拓的进取之心。此外,学会在刻苦钻研和一遍遍否定之否定的论证过程中,享受思维创新的乐趣,体味自我突破的成就感,感受团队协作、并肩作战的幸福感和收获感。调查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转“识”成“智”的过程,是将理论知识内化并经过躬身实践,使得真理得以检验和进一步升华的过程,也是不断自我蜕变的过程。经历了“挑战杯”项目研究的学习与磨练,队员们已然化身身披铠甲的勇士,相信在未来的求学之路定能继续披荆斩棘、砥砺奋进、逐梦前行!
驰而不息挥汗雨,长风万里看山河。“劳动开创未来”团队保有精益求精的匠心、久久为功的耐心,以实干笃行取得佳绩。愿青马们都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积蓄坚韧之为,撸起袖子加油干、高歌猛进赴新程!
红色专项赛道特等奖
“‘浙’里寻笺”团队:
信笺尺素传真情,万字锦书承红音
品读红色书信,守护红色根脉
锤炼时代价值,赓续精神基因
参赛作品:《“浙”里寻笺,“信”火相传——浙籍共产党人100封红色书信整理研究》
团队成员:沈文可、杨季宁、金菲菲、章一文、孙嘉阳、叶敏怡、任优楹、陈拉朵
指导老师:姜玉峰、程松泉
项目简介:红色书信作为“最真实的党史”“最生动的教材”,蕴含着深厚的学术价值与时代价值。“浙”里寻笺团队两年来走遍浙江省11个地市,共收集浙籍共产党人红色书信100封,并按照4个时期、11个地市和4种精神实质进行系统整理和立体解读,形成《“浙”里寻笺,“信”火相传——浙籍共产党人100封红色书信成果册》以及五万余字的解读文稿,并让红音进融媒、让书信进课堂、让宣讲进社区。
初心如磐,路虽远行则将至
红色书信是“最真实的党史”“最生动的教材”,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是具有特色的珍贵红色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经常重温革命烈士家书”。浙江《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实施红色基因薪火行动”的决策部署。作为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浙江省具有丰富而独特的红色书信资源。
以“红色书信整理研究”为主题立项的想法最先由我院姜玉峰老师提出。姜玉峰老师意识到红色家书的研究价值以及其待发掘的现状。恰逢“挑战杯”大赛设置红色专项赛道,部分曾进行过“红色家书”相关社会实践的同学再次聚首,准备报名参赛。在此基础之上,经充分考量团队综合实力和任务分工多元性,队伍又汇集在美工等方面有专长的同学,最终成为一个综合能力强且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在选题的确定上,姜玉峰和程松泉两位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不断商讨。几番推敲后,最终确定立足于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展开“‘浙’里寻笺,‘信’火相传——浙籍共产党人100封红色书信整理研究”的项目。
方案制定和团队任务分工是着手调研前的重要环节,团队计划通过三个步骤完成前期的准备。首先,团队将前往浙江省多个地市,收集百余红色家书。其次,对家书进行归类整理,汇编成一本红色家书册。最后,深入研究红色家书的内涵、内容,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挖掘价值功能,提炼并宣传内在精神特质。根据个人专长和比赛需要,团队成员分工承担家书整理汇编、陈述稿撰写、陈词答辩、PPT制作等任务。以“传承红色基因,守护红色根脉”为目标,以“展现吾辈青年的使命担当”为初心,“‘浙’里寻笺”团队整装踏上探寻红色家书的征途。
笃行不怠,事虽难做则必成
备赛和比赛的过程并非如履平地,团队一路走来多有困难险阻。受疫情影响,许多烈士纪念馆、革命党史馆等暂不开放,这使收集红色家书的难度增加。为此,团队成员不断尝试用各种途径寻找需要的实迹、资料。此外,在最后的国赛准备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是突出难题。为呈现最好的成果,团队成员们日夜聚在16幢810教室进行讨论,一次次提出新想法、组织新架构。有限时间和繁重任务间的冲突不免让团队成员感到焦虑和不自信,此时项目的陈述稿又卡在关键点上。姜玉峰老师及时地疏导成员们的情绪,为攻克难题提供了新方向。程松泉老师建议以“收信、写信、回信”为线索将各部分内容串联起来,既与红色家书主题契合,形式上又具有新意。最煎熬的这段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团队成员互帮互助,互相支持着走出困境。
两年时间,团队共收集浙籍共产党人红色书信100封,汇编形成《浙籍共产党人100封红色书信成果册》,基于红色书信形成五万余字解读文稿。在“红音进融媒”“书信进课堂”“宣讲进社区”三个方面,团队通过多种渠道传递红色基因。最终,“‘浙’里寻笺”团队荣获本次“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特等奖。回首向来风雨路,成员们同舟共济,披荆斩棘,终抵达成功的彼岸。除了收获这个不懈追求的奖项,他们还收获了一段充满激情、友爱的宝贵经历。比赛虽落下帷幕,但团队将继续践行初心,做坚韧勇敢的收信人、诚心诚意的读信人、信仰坚定的回信人。
以青春之我,铸青春之民族。“‘浙’里寻笺”团队砥砺前行、奔竞不息,在科研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愿青马学子在未来的道路上,都能以开拓进取的锐气,一往无前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战胜难关。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依托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机制,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我院学子参加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高涨,并在多项赛事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创新磨砺出彩,挑战成就未来。期待马院学子在未来继续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勇于挑战,用青春智慧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用前行奋斗书写明日更加绚烂的篇章!
(文字:吴柳艳 何其烨 沈溢 夏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