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尼斯澳门人(亚洲)第一品牌-Dream It Possible

【红色寻访】承中华文化,筑精神家园——我院“浙迹存续”实践队赴金华、宁波开展调研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2-09-07浏览次数:51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文化的盛衰兴废关系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我国历史文化古迹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聚的宝贵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各民族情感,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于此,“浙迹存续”实践队选择被誉为“文物之邦”的浙江省作为古迹保护考察对象,选取金华、宁波、杭州、绍兴四地进行实地调研,本篇将介绍“婺州”金华与“甬城”宁波的古迹保护现状。

“婺州”金华

玉山古茶场

“云开一角峰隐灵芽,贾集万方茗收利市”

玉山古茶场位于浙江省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茶场庙、茶场管理用房、茶场三大部分组成,现存建筑的管理房还保留有“谕禁白术洋价”、“粮价洋价”等清代石碑。玉山古茶场保留了磐安一代特有的茶文化,也让茶产业助力共同富裕,推动磐安文化、经济全面发展。

据记载,茶场始建于宋代,所产“婺州东白”在唐代即列为贡品,是集茶叶生产、交易及茶文化内涵于一体的茶场遗址,对于研究茶叶生产的历史传承和进一步挖掘茶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地相关部门对其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在与时俱进。根据《玉山古茶场保护规划》,当地通过绿化提升和门前道路改造,使周围环境与古茶场更加和谐,对安防系统进行提升改造,并深入挖掘磐安茶文化,常态化、规模化开展研学活动,在完善法制规则的同时,深入剖析、创新文化内涵。

在多方保护下,这座古建筑向人述说着历史的轮回和沧桑,古色古香的砖瓦楼台、精湛的制茶采茶技艺,经过了时间一遍又一遍的冲洗和涤荡,积淀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磐安也看到了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力量,正积极开发玉山古茶场:县政协在此开展活动,积极讨论发展计划;“百镇共建强基”项目在这里启动,推动八婺共富。磐安在保护古茶场真实完整的基础上,努力打响玉山古茶场文化品牌,使磐安神奇的山水和文化走出深闺。

“甬城”宁波

前童古镇

“小桥流水遍庭户,卵巷古院藏艺文”

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的前童古镇,素有“江南第一儒镇”“活着的民俗博物馆”等美誉。作为中华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见证者之一,前童古镇是浙东古民居建筑群的典范,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因其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宝贵,宁波市政府积极采取相关保护措施,弘扬习总书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理念,大力推进前童古镇保护与开发政策落地。经过实地调研与走访,我们得知,宁波市政府不仅对物质遗产保护到位,实行文物保护专项责任制并大力给予资金支持,更注重精神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前童古镇中随处可见景点介绍展板与电子导游,同时配备有二维码供来往游客了解古镇相关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还设置有古镇非遗文化展示基地,供游客接触乃至学习相关非遗文化知识,真正做到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保护之举在极大程度上发扬了前童古镇所独具的江南之美,让更多人了解到浙东民居建筑文化特点,也让童氏家族文化得以扬名天下。“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化保护树立起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包玉刚故居

“商海沉浮,回眸岁月;向海而生,听涛而立”

宁波一直致力于包公文化、孝肃精神的传承,而其中最为知名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就是一位将包公精神传承下来并付诸实践的人。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组组员来到包玉刚故居,感悟包公精神。故居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四周都是高墙,青砖黑瓦,一半是人字形山墙,一半是马头墙。故居详细介绍了包氏家族的基本情况和包兆龙及其子女包玉书、包玉刚兄妹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义举,重点介绍了包玉刚成为“世界船王”的辉煌业绩以及他在香港回归后作出的独特贡献。

2017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包玉刚故居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投入资金进行整体性保护和修缮。经过修缮后,故居内融入了主题鲜明的展览馆和影厅,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包玉刚先生的“桑梓情”“中国心”,传承“宁波帮”精神。在地方政府的悉心保护下,包玉刚故居在保留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结合了当代科技成果,焕发出新的生机。

结合线上调研数据和实地走访发现,金华和宁波两地的古迹保护现状以及蕴含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都较为先进。能取得这样的保护成效,不仅因为浙江政府对古迹文化保护工作高度重视,更是因为浙江人民对古迹文化的热爱与传承,只有全社会上下一心共同努力,古迹遗址及内涵文化才能被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

(图文:来自“浙迹存续”实践队 编辑:吴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