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威尼斯澳门人(亚洲)第一品牌-Dream It Possible

李仙鸿:思政课,永远是新的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2-12-02浏览次数:10

尽管已经从教31年,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李仙鸿对待每一节课,仍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出发去教室上课的路上,他总会在脑子再过一遍,这节课分为几个环节,教学设计如何落实。下课铃声响起,走出教室,李仙鸿又会利用间隙反思,这节课还存在哪些不足,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实际上,李仙鸿的备课功力早已“炉火纯青”,甚至连续两届拿下全国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设计大赛的特等奖。但他念叨更多的是,“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没有老教师,永远都是新教师”。

在浙师大附中,精研教学的李仙鸿把思政课上出了特殊的张力和魅力,更触动了学生的内心灵魂。李仙鸿本人也获评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师德楷模,并当选首届浙江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

信仰教育得善用热点

遇到学生对课本知识持怀疑态度时,该怎么办?

李仙鸿在讲授《政治与法治》部分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时,他在课前调查环节发现,大多数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这方面的知识,观念模糊,甚至还有学生觉得我国的民主党派只是“花瓶”。

李仙鸿没有急于辩驳,而是尝试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寻找答案。他了解到,班上一名学生的家长是政协委员,同时也民盟成员。他就将这位家长请到学校,并事先让五名学生组成采访团,当堂进行采访。

 “民盟组织的成员包括哪些人?”“市政协委员是怎么产生的?”“在‘两会’期间,你们有哪些权利?”……台下学生的问题一个个抛过来,都得到了详尽的解答。李仙鸿又进一步请来政协委员指导学生在课后进行了一次撰写提案的活动。李仙鸿介绍,经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对民主党派、政协委员的性质和职能有了真切的体会和认同,更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师除了要通过回归现实,澄清学生信仰的疑点,还要善于借助合适的情境载体,打通他们信仰的堵点。”李仙鸿认为。在讲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章节的时候,他挑选了10位“感动中国”候选人的事迹视频,并在班级里播放。然后让学生选出印象最深的一位。李仙鸿再让做出相同选择的学生组成小组,继续讨论人物的哪些地方令人感动,自己身边还有哪些感动的人和事,等等。最后,李仙鸿让每组学生为人物拟写颁奖词并派代表上台宣读。学生在分享成果的过程中升华了自己的道德情感,也增强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学生们要真正理解教科书知识点的涵义,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李仙鸿说。

在李仙鸿看来,学生们之所以会觉得思政课枯燥乏味,其实是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理念没有转变,没有真正进行课堂转型。要打造有信仰的思政课,需要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崇高信仰和专业知识等因势利导地促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思考和认同。

李仙鸿教过16届高三毕业班,他笃信,只要思政课教师自身信仰坚定,以生活为基,以思政热点情境为载体,善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是完全能够处理好知识教育和信仰教育的关系的。最近高三年级的复习课上,李仙鸿将议题式与大单元教学相融合,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主题拿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助推共同富裕。他设计了“西方高福利社会之争”“浙江电热毯出口欧洲”等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展开辩论,将多本教材的知识串联起来。“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整合了起来,同时也增强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同感。”李仙鸿表示。

用活教材激活学生

 “学校的七十周年校庆要到了,校友们提出了很多建议或想法。其中有三条信息让我特别关注……”

 “一是认为校歌要不要改一改,二是想返校回味食堂的美食,三是如果无法进校,能否在网上云游校园。我们之前学过了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下面让我们尝试着用科学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助力母校华诞……”

这是今年四月,李仙鸿在一节公开课上的课堂导入。

李仙鸿选的是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这一册教材的教学难点多,综合探究课又是其中最难呈现的部分。台下听课的教师评价,李仙鸿是在挑战“硬骨头里的硬骨头”。

台上的李仙鸿沉心静气,先后提出了辩论赛、校庆日菜单设计、VR校园地图方案制订三项活动。单元中涉及到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等要点在教师的引导中,得到充分体现,学生热情高涨。这节课也获得了一致好评。

不断追求创新、善于运用生活情境,是李仙鸿一惯的教学风格。他总是强调,要做到教学理念新、教学思路新、教学手段新,寓教于生活情境,用活教材、激活学生。

在李仙鸿看来,实现“三新”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转型,就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始终关注学生的学情。“老师应该是课堂上的主持人,把一堂课设计好之后,通过议题、情境、任务、活动、评价等环节,让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共同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成果,达成教学目标。”李仙鸿说。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活唤醒他们的潜能。

由于教学方法高超,李仙鸿的课深受学生欢迎。他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鸿哥”“仙仙”,有人说他讲课功夫深,带着“仙”气,也有人说他教的班级总是成绩好,高考押题特别“准”。

在教学之外,李仙鸿还是科研的佼佼者,目前已发表论文40余篇,主(参)编教学用书30余部,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2项。在他看来,科研与教学本就是“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李仙鸿会把教学当中的遇到的问题拿来先深入研究,再通过科研反哺教学。

作为前辈,李仙鸿不仅会指导本校的青年教师,也作为浙师大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生导师、浙师大亚洲第一品牌威尼斯澳门人的实践导师,指导青年学生专业成长。他经常叮嘱思政教育的后来者,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习陪伴自己的职业发展,坚持对每节课进行教学反思,及时记录下自己教学中所得、所失、所疑、所难、所创。